【Music】莫札特250週年紀念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出生:奧地利
年代:1756.1.27-1791.12.5
音樂家素描:
一、新新人類--莫札特:
如果有人將新新人類歸類為世代裡難以理解的一群怪孩子,
那麼莫札特肯定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他圓敦敦的臉上,經常閃現一種不羈的神色。
他想,沒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樂,他只要玩耍追女孩子戴奇怪的假髮,
做音樂是因為無法克制心中不斷然燒的狂野。
二、作曲風格:
莫札特這位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在過去大家都將他歸類於維也納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其實也有音樂史家認為他的一些晚期作品,如「唐璜」、「魔笛」等已經具有浪漫主義傾向。
三、上帝的寵兒:
莫札特的音樂天分似乎是天生的。他名字中的「Amadeus」,意為「上帝的寵兒」。
莫札特小時候就有許多令人驚訝的故事,其中包括他四歲時就寫了鋼琴協奏曲;五歲時,在完全沒有學過的情況下,拉奏第二小提琴。
老莫札特因為認識到了兒子的音樂天賦,於是積極給予兒子指導。六歲時莫札特就寫下人生中第一部小步舞曲,往後在歐洲各國遊歷巡演期間,更被大家視為「音樂神童」,一直到16歲之前皆是如此。
四、獨立創作:
莫札特接任父親在薩爾玆堡宮廷樂師的職務之後,由於不滿其雇主薩爾玆堡的大主教對他諸多干預,關係終於決裂。他在維也納度過生命中最後的十年,靠教授學生、創作歌劇、接受委託為生,在當時他是極少數不依附於權貴資助,而獨立進行藝術創作的音樂家之一。
五、驚人的創作量:
莫札特一生創作了20多部歌劇、40多部交響樂、29部室內樂曲、20部彌撒曲,以及為數眾多的奏鳴曲和協奏曲,在他短暫的35年生命中,留下了625部作品。
六、蒼涼的晚年:
1791年12月,莫札特在創作的「安魂曲」的過程中去世,他的妻子康斯坦采當時又不在身邊,貧困的家境使得他的葬禮辦得十分地簡陋,又在滂沱大雨中草草了事,後來人們一直都無法辨認他的墓地。
七、莫札特效應:
1993年,權威的NATURE科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莫札特效應」的論文,文中提及,實驗證明幼兒聆聽十分鐘莫札特奏鳴曲,有增長智力效果。1998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甚至通過立法,要求托兒所每天播放半個小時古典音樂。此後,莫札特效應全球發燒!
八、生平大事記:
1756年
1月27日誕生於薩爾茲堡,薩爾茲堡主教宮廷樂長雷奧波德莫札特之子。
1761年
寫作第一首曲子:「鍵盤樂器的行板與快板樂章」。
1762年
在巴伐利亞選帝侯御前演奏。
10月前往維也納,與其姐萳妮兩度於瑪莉亞泰瑞莎女皇御前演奏。
1763年
展開第一次旅行演奏,在慕尼黑、奧格斯堡、緬因茲、法蘭克福等地演奏,回程經過巴黎在當地停留五個月。
第一次出版樂曲:四首鍵盤樂器奏鳴曲。
1764年
抵達英格蘭,會見J.C.巴哈。
1765年
旅行演奏至荷蘭,與姐姐雙雙罹患重病。
1766年
返回薩爾茲堡,改編許多其他作曲家的奏鳴曲成為協奏曲,同時寫作一首拉丁舞台戲劇間奏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於薩爾茲堡大學畢業典禮演出。
1768年
完成「善意的謊言」(La Finta Semplice),但無法於當地演出。
接受「磁針治療法」發明人Franz Anton Mesmer委託,完成獨幕歌唱劇「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und Bastienne)。
1769年
成為薩爾茲堡宮廷樂團第三樂手。
10月前往維也納,與其姐萳妮兩度於瑪莉亞?泰瑞莎女皇御前演奏。
1770年
父子前往義大利,接受當地主要贊助人Firmain伯爵招待。
寫作第一首弦樂四重奏。
與作曲家Padre Martin與著名閹唱男歌手Farinelli會面。
在西斯汀教堂聽到阿雷格里(Allegri)的「求主垂憐」後,憑記憶將其寫出。
獲教廷頒發金馬刺勳章。
歌劇「Mitridate」在米蘭推出並大獲成功。
1771年
第二次造訪義大利,在當地演出一齣慶典歌劇「Ascanio in Alba」
1772年
寫作夜間劇「西皮歐的夢」(Il sogno di Scipione)於薩爾茲堡新任大主教柯羅瑞多伯爵登基典禮演出,開始支領宮廷樂手薪資。漸漸與柯羅瑞多大主教之間產生不睦。
莫札特父子第三次造訪義大利,「Lucia Silla」於米蘭大獲成功。
1773年
於維也納完成弦樂四重奏K168-173。其後兩年間陸續完成「薩爾茲堡 交響曲」,其中以G小調的K.183和 A大調的K.201最著名。
1775年
首演「假冒的女園丁」(La Finta giardiniera)與「牧羊人國王」(Il re Pastore), 並完成五首小提琴協奏曲。
1776年
完成數首鋼琴協奏曲、以及「夜間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哈夫納小夜曲」及數首彌撒曲。
1777年
與柯羅瑞多主教爆發衝突,辭去宮廷樂手之職,偕母親外出旅遊演奏,並造訪曼漢,但爭取當地宮廷樂長之職不成。
完成數首長笛四重奏與協奏曲。
在曼漢遇見初戀情人—女歌手愛洛希雅?韋伯。
1778年
旅行前往巴黎,母客死該地。
完成「巴黎」交響曲。
父雷奧波德催其返回薩爾茲堡,小莫札特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去,卻沒能謀得任何職務。
1779年
獲得薩爾茲堡宮廷管風琴手之職。
完成交響曲K.318與K.319、小提琴與中提琴的交響協奏曲、以及加冕彌撒。
1780年
受慕尼黑宮廷劇院之託完成歌劇「伊多梅諾」(Idomeneo)。初戀情人愛洛希雅嫁給宮廷歌手Joseph Lange。
1781年
柯羅瑞多主教命其前往維也納祝賀奧國國王約瑟夫二世就職,莫札特遂辭去在薩爾茲堡之職,前往維也納謀生。
與愛洛希雅之妹康斯坦采墜入情網。
與Clementi於鋼琴上競藝。
1782年
完成歌劇「後宮誘逃」以及哈夫納交響曲。
與康斯坦采結婚。
1783年
生下長子Raimund Leopold,攜長子與康斯坦采回薩爾茲堡見雷奧波德,在薩爾茲堡停留三個月,長子不幸夭折。返回維也納途中走訪林茲,完成「林茲」交響曲。
1784年
開始編訂作品,以自由工作者的方式維生。完成六首鋼琴協奏曲。
1785年
以鋼琴家與作曲家身份獲得極高名聲,完成三首鋼琴協奏曲。
出版六首弦樂四重奏並題獻給海頓。
1786年
歌劇「劇院經理」於維也納荀布倫宮首演,同年並首演「費加洛的婚禮」。
完成鋼琴協奏曲A大調(K.488),C小調(K.491),C大調 (K.503)。
1787年
兩度訪問布拉格,第一次完成「布拉格」交響曲,第二次於當地演出新製作的歌劇「喬凡尼先生」(另譯:唐?喬凡尼)。
完成弦樂四重奏C大調與G小調。
接替Gluck就任維也納宮廷之音樂總監。
1788年
寫信向共濟會兄弟Michael Puchberg求援。
完成最後三首交響曲。
1789年
走訪布拉格、德勒斯登、萊比錫,在萊比錫即席演奏巴哈曾經使用的管風琴。
訪問波次坦與柏林,受菲德力克?維漢之託,完成弦樂四重奏曲集 (K.575,K.589 與K.590)。
為好友史塔德勒(Anton Stadler)寫作豎笛五重奏。
1790年
歌劇「女人皆如此」首演。
私人旅行至法蘭克福,參加國王李奧波二世加冕節慶。
1791年
爭取聖史蒂芬教堂樂長一職未果。受神秘委託者創作安魂曲。
完成歌劇「狄托王的仁慈」、「魔笛」。
為史塔德勒寫作豎笛協奏曲。
12月5日病逝於維也納,享年34歲。
他的作品相當多,大家耳熟能詳,包括:歌劇「魔笛」、「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 」...「哈夫納交響曲」(Haffner)、「邱比特交響曲」(Jupiter)、「布拉格交響曲」(Prague) ...以及非常多的鋼琴、室內樂、協奏曲作品。
出生:奧地利
年代:1756.1.27-1791.12.5
音樂家素描:
一、新新人類--莫札特:
如果有人將新新人類歸類為世代裡難以理解的一群怪孩子,
那麼莫札特肯定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他圓敦敦的臉上,經常閃現一種不羈的神色。
他想,沒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樂,他只要玩耍追女孩子戴奇怪的假髮,
做音樂是因為無法克制心中不斷然燒的狂野。
二、作曲風格:
莫札特這位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在過去大家都將他歸類於維也納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其實也有音樂史家認為他的一些晚期作品,如「唐璜」、「魔笛」等已經具有浪漫主義傾向。
三、上帝的寵兒:
莫札特的音樂天分似乎是天生的。他名字中的「Amadeus」,意為「上帝的寵兒」。
莫札特小時候就有許多令人驚訝的故事,其中包括他四歲時就寫了鋼琴協奏曲;五歲時,在完全沒有學過的情況下,拉奏第二小提琴。
老莫札特因為認識到了兒子的音樂天賦,於是積極給予兒子指導。六歲時莫札特就寫下人生中第一部小步舞曲,往後在歐洲各國遊歷巡演期間,更被大家視為「音樂神童」,一直到16歲之前皆是如此。
四、獨立創作:
莫札特接任父親在薩爾玆堡宮廷樂師的職務之後,由於不滿其雇主薩爾玆堡的大主教對他諸多干預,關係終於決裂。他在維也納度過生命中最後的十年,靠教授學生、創作歌劇、接受委託為生,在當時他是極少數不依附於權貴資助,而獨立進行藝術創作的音樂家之一。
五、驚人的創作量:
莫札特一生創作了20多部歌劇、40多部交響樂、29部室內樂曲、20部彌撒曲,以及為數眾多的奏鳴曲和協奏曲,在他短暫的35年生命中,留下了625部作品。
六、蒼涼的晚年:
1791年12月,莫札特在創作的「安魂曲」的過程中去世,他的妻子康斯坦采當時又不在身邊,貧困的家境使得他的葬禮辦得十分地簡陋,又在滂沱大雨中草草了事,後來人們一直都無法辨認他的墓地。
七、莫札特效應:
1993年,權威的NATURE科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莫札特效應」的論文,文中提及,實驗證明幼兒聆聽十分鐘莫札特奏鳴曲,有增長智力效果。1998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甚至通過立法,要求托兒所每天播放半個小時古典音樂。此後,莫札特效應全球發燒!
八、生平大事記:
1756年
1月27日誕生於薩爾茲堡,薩爾茲堡主教宮廷樂長雷奧波德莫札特之子。
1761年
寫作第一首曲子:「鍵盤樂器的行板與快板樂章」。
1762年
在巴伐利亞選帝侯御前演奏。
10月前往維也納,與其姐萳妮兩度於瑪莉亞泰瑞莎女皇御前演奏。
1763年
展開第一次旅行演奏,在慕尼黑、奧格斯堡、緬因茲、法蘭克福等地演奏,回程經過巴黎在當地停留五個月。
第一次出版樂曲:四首鍵盤樂器奏鳴曲。
1764年
抵達英格蘭,會見J.C.巴哈。
1765年
旅行演奏至荷蘭,與姐姐雙雙罹患重病。
1766年
返回薩爾茲堡,改編許多其他作曲家的奏鳴曲成為協奏曲,同時寫作一首拉丁舞台戲劇間奏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於薩爾茲堡大學畢業典禮演出。
1768年
完成「善意的謊言」(La Finta Semplice),但無法於當地演出。
接受「磁針治療法」發明人Franz Anton Mesmer委託,完成獨幕歌唱劇「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und Bastienne)。
1769年
成為薩爾茲堡宮廷樂團第三樂手。
10月前往維也納,與其姐萳妮兩度於瑪莉亞?泰瑞莎女皇御前演奏。
1770年
父子前往義大利,接受當地主要贊助人Firmain伯爵招待。
寫作第一首弦樂四重奏。
與作曲家Padre Martin與著名閹唱男歌手Farinelli會面。
在西斯汀教堂聽到阿雷格里(Allegri)的「求主垂憐」後,憑記憶將其寫出。
獲教廷頒發金馬刺勳章。
歌劇「Mitridate」在米蘭推出並大獲成功。
1771年
第二次造訪義大利,在當地演出一齣慶典歌劇「Ascanio in Alba」
1772年
寫作夜間劇「西皮歐的夢」(Il sogno di Scipione)於薩爾茲堡新任大主教柯羅瑞多伯爵登基典禮演出,開始支領宮廷樂手薪資。漸漸與柯羅瑞多大主教之間產生不睦。
莫札特父子第三次造訪義大利,「Lucia Silla」於米蘭大獲成功。
1773年
於維也納完成弦樂四重奏K168-173。其後兩年間陸續完成「薩爾茲堡 交響曲」,其中以G小調的K.183和 A大調的K.201最著名。
1775年
首演「假冒的女園丁」(La Finta giardiniera)與「牧羊人國王」(Il re Pastore), 並完成五首小提琴協奏曲。
1776年
完成數首鋼琴協奏曲、以及「夜間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哈夫納小夜曲」及數首彌撒曲。
1777年
與柯羅瑞多主教爆發衝突,辭去宮廷樂手之職,偕母親外出旅遊演奏,並造訪曼漢,但爭取當地宮廷樂長之職不成。
完成數首長笛四重奏與協奏曲。
在曼漢遇見初戀情人—女歌手愛洛希雅?韋伯。
1778年
旅行前往巴黎,母客死該地。
完成「巴黎」交響曲。
父雷奧波德催其返回薩爾茲堡,小莫札特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去,卻沒能謀得任何職務。
1779年
獲得薩爾茲堡宮廷管風琴手之職。
完成交響曲K.318與K.319、小提琴與中提琴的交響協奏曲、以及加冕彌撒。
1780年
受慕尼黑宮廷劇院之託完成歌劇「伊多梅諾」(Idomeneo)。初戀情人愛洛希雅嫁給宮廷歌手Joseph Lange。
1781年
柯羅瑞多主教命其前往維也納祝賀奧國國王約瑟夫二世就職,莫札特遂辭去在薩爾茲堡之職,前往維也納謀生。
與愛洛希雅之妹康斯坦采墜入情網。
與Clementi於鋼琴上競藝。
1782年
完成歌劇「後宮誘逃」以及哈夫納交響曲。
與康斯坦采結婚。
1783年
生下長子Raimund Leopold,攜長子與康斯坦采回薩爾茲堡見雷奧波德,在薩爾茲堡停留三個月,長子不幸夭折。返回維也納途中走訪林茲,完成「林茲」交響曲。
1784年
開始編訂作品,以自由工作者的方式維生。完成六首鋼琴協奏曲。
1785年
以鋼琴家與作曲家身份獲得極高名聲,完成三首鋼琴協奏曲。
出版六首弦樂四重奏並題獻給海頓。
1786年
歌劇「劇院經理」於維也納荀布倫宮首演,同年並首演「費加洛的婚禮」。
完成鋼琴協奏曲A大調(K.488),C小調(K.491),C大調 (K.503)。
1787年
兩度訪問布拉格,第一次完成「布拉格」交響曲,第二次於當地演出新製作的歌劇「喬凡尼先生」(另譯:唐?喬凡尼)。
完成弦樂四重奏C大調與G小調。
接替Gluck就任維也納宮廷之音樂總監。
1788年
寫信向共濟會兄弟Michael Puchberg求援。
完成最後三首交響曲。
1789年
走訪布拉格、德勒斯登、萊比錫,在萊比錫即席演奏巴哈曾經使用的管風琴。
訪問波次坦與柏林,受菲德力克?維漢之託,完成弦樂四重奏曲集 (K.575,K.589 與K.590)。
為好友史塔德勒(Anton Stadler)寫作豎笛五重奏。
1790年
歌劇「女人皆如此」首演。
私人旅行至法蘭克福,參加國王李奧波二世加冕節慶。
1791年
爭取聖史蒂芬教堂樂長一職未果。受神秘委託者創作安魂曲。
完成歌劇「狄托王的仁慈」、「魔笛」。
為史塔德勒寫作豎笛協奏曲。
12月5日病逝於維也納,享年34歲。
他的作品相當多,大家耳熟能詳,包括:歌劇「魔笛」、「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 」...「哈夫納交響曲」(Haffner)、「邱比特交響曲」(Jupiter)、「布拉格交響曲」(Prague) ...以及非常多的鋼琴、室內樂、協奏曲作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