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茼蒿快報---2007年11月25日(日)勇闖古戰場賞楓之旅---馬拉邦山

勇闖古戰場賞楓之旅 ---馬拉邦山

台灣賞楓聖地向來以南奧(奧萬大)、北馬(馬拉邦山)著稱,在這歲末初冬的楓紅季節,馬拉邦山除聞名的楓紅外,更以雲海的變化無窮令人拍案叫絕,而深冬初春桂竹黃葉景觀於陽光輝映下金碧輝煌,山頂的櫻花和山腹的李花互別苗頭,而馬拉邦山古戰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及細道邦古道石厝的發現,中興溪百年前先住民和日本血戰的砲彈及手榴彈的重見天日,蘇魯溪泰雅族太陽圖騰的發現,出火部落的奇特及馬克山稜的險峻,這些都是馬拉邦山鮮為人知的傳奇事蹟…

活動日期:2007年11月25日(日)

集合時間:2007年11月25日(日) AM06:30

集合地點:台北車站東3門

活動費用:茼蒿500山友600

交 通:專車

領隊嚮導:何憶芬/束殿雯/黃玉翎

山茼蒿活動報名表

預計行程:

出發→大湖→東興國小→登山口→石板路→天然湖→〈登山口〉→櫸木林→大石壁→岔路口→馬拉邦山頂→岔路口→石門→古戰場折返→岔路口→大石壁→登山口→可愛的家





個人裝備:

背包、著排汗透氣輕便之服裝、登山鞋、帽子、手套、登山杖、個人餐具、外套、雨衣(雨傘)、行動糧食(碗筷、水果、乾糧、水壺)、頭燈(手電筒)、防曬用品、相機(內裝有底片的)、個人藥品。



注意事項:

1.行程適宜一般大眾。

2.活動中,請跟隨領隊帶領,不可擅自脫隊,大家分工合作,共享快樂假期。

3.因行進速度不一,午餐需自備乾糧點心,敬請配合;此外,個人應攜帶糖果及餅乾等登山副食,沿途補充鹽份及熱能,以備不時之需。



行程介紹:

馬拉邦山位苗栗縣大湖鄉與泰安鄉交界,標高1407公尺,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和一等衛星控制點,屬於A級山嶽,視界半徑達134公里,可眺大安溪、火炎山、台灣海峽、馬拉邦山稜,尤其東望高大的雪山山脈猶如一道大屏障,冬季期間更可見聖稜線連峰白雪皚皚,常令遊客佇足眺望久久不離去。



馬拉邦山主稜東北連司馬限山,南連大克山形成有名的馬克山稜,由細道邦延伸過來的東稜,形成馬拉邦山東側山稜險峻的山谷,北側左角細道邦溪(又稱中興溪),右有出火溪,南側左有蘇魯溪,右有像鼻溪。



馬拉邦山其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楓紅」,主因傳統步徑上楓樹並不多,但以東稜的楓樹略多,且其青楓亦相當火紅。在其西側山麓一帶種有大量櫸樹,入冬後呈大片黃褐色景觀常令人誤認為楓紅,以為是黃褐色的楓香林。另山腰如北稜登山口、東興村、隆基湖等多種植李桃樹,每年端午節前後桃李成熟時,使得東興村、淋漓坪繼冬春的草莓季後,車水馬龍,可見馬拉邦山名氣之高

天然湖

天然湖位於馬拉邦山的半山腰上,旁邊是橘子園,也就是登山的入口,只要你去爬山的話就會看到,一小片的橘子園以及滿地紫色的花,那不是現在最流行的薰衣草,而是普通的紫色小野花,只是一朵朵沒多大的花,但遠看卻非常漂亮,經過的登山者會恍惚以為是一大片的薰衣草,但近看卻不是如此了,從觀景台往下望,會看見群山環繞著田園和房子,所有的建築物如一小點的斑點一樣,小斑點聚集起來就好像一幅風景畫,上面的空氣很新鮮保證馬上讓你的精神和頭腦都活了起來,在龍門客棧旁邊就有幾棵楓樹,等到天氣很冷時,楓葉會紅的,到時景觀一定比現在還要美。



馬拉邦山諸戰地

上去山頂的路有一小段的階梯,階梯上去有一小段的山路,兩旁都有樹木,跨越圍欄,才能到達三角點,平台旁邊有一個斷成三半的石碑,石碑上的寫著「馬拉邦山諸戰地」,從天然湖爬到古戰場,會經過三角點,所以所走的路線形成一個三角形了,而三角點的中心點就是「三角點」的所在位置了。



石門

門的路是由樹根做成的天然階梯,石門的歷史事件是發生在光緒二十八年間,南莊原住民因不滿日本人「理番政策」對原住民的壓迫和歧視,一大群的原住民一起反抗,並利用石門的天然地勢,殺死了許多的日軍,後來日軍以重武器轟擊,才取得優勢。石門到現在依然是登馬拉邦山的必經之路,經過石門時是否會被原住民的精神所感動?以前山胞闢建獵路時,而鑿了一道窄門,可見以前的人很瘦小嚕,這裡的地面滿都是老掉牙的楓葉和葉子,沒有幼齒的,都黃的不得了,但一整片聚集起來也是有「漂亮」這兩個字可以形容。古道雖有一些不起眼的東西,但你慢慢欣賞之後就會發覺它的漂亮之處。



古戰場

古戰場的石碑的對面有幾棵楓樹,還有幾張椅子可以讓人們休息,石碑的後面是一大片的樹木,而石碑所紀念的歷史是發生於甲午戰後,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各地義軍紛起反抗,在馬拉邦山區先後兩次的抗日事件。一是光緒二十一年,本地義軍和日軍展開一場生死戰,這是台灣四百年歷史中,最特例的史實!因為台灣原住民和後住民本來誓不兩立,為了生存,竟然締結同盟,一起攻打外敵。第二次戰事,是光緒二十八年,因為南莊原住民受不了日本人的壓榨、歧視,而一起反抗日本人、對抗日本人。這裡的風景很漂亮又羅曼蒂克,一坐在這裡就覺得自己置在日本一樣。


延伸閱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