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8月中,看完英仙座流星看木星
2009年08月12日晚上12點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示意圖
發布單位:天文館|發布日期:2009-08-07
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發生的主要流星雨之一,數量多而穩定,今年8月中可以同時欣賞英仙座流星雨和太陽系行星之王—木星。
英仙座流星雨
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發生日期一般在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間;今年極大期預估發生在8月13日凌晨1:30~4:00,另有流星雨專家預測在8月12日17:00會有一波額外的高峰期,是母彗星在1610年遺留下的流星體團塊而造成的。
通常在天空晴朗無雲、無光害且輻射點在天頂的最佳狀況下,英仙座流星雨的ZHR值每小時最多可達100顆左右;2008年的觀測資料即達ZHR~116顆。但由於今年極大期時逢月齡22的虧凸月,月亮幾乎與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一起在8月12日22:00左右升起,因此受強烈月光的影響,即使在空氣乾淨少污染的高山環境下,肉眼可見流星數量也將僅剩每小時10-20顆左右,觀測條件不若去年好。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週期彗星109P/Swift-Tuttle(史威福-塔托彗星),繞太陽公轉一圈約135年,是所有流星雨中第一個被確認母彗星來源者。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亮度中等(平均約2等)、速度稍快(每秒59公里),約半數流星有尾跡,顏色多半呈白色。偶爾會出現亮度直逼金星的彩色火流星。
8月15日木星衝
有沒有注意到最近入夜後約20-21時左右,東南方低空中有顆好亮的白色星星?那就是木星喔!它是全天亮度排名在太陽、月亮與金星之後的第4亮星。
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與質量均為太陽系行星之最的巨行星—木星,將在8月15日01:53達到「衝」的位置,即木星與太陽位在地球兩側、赤經經度相差180度的位置上,此時它的亮度高達-2.9等,視直徑49角秒,是一年中最近、最大、最亮、整夜均適合觀測之時。從地球表面看去,木星在摩羯座方向,附近均無亮星,仰角也較前幾年高,相當醒目而易觀察。在衝的前後數十天,都非常適合欣賞木星。
望遠鏡下可明顯見到表面明暗條紋和伽利略4大衛星;大氣穩定時,用口徑15公分以上的望遠鏡有機會看見著名的大紅斑;近日還可見到因受小天體撞擊或木星本身天氣系統所形成的暗斑
400年前,伽利略利用望遠鏡持續觀察木星,發現有4顆衛星環繞木星運行,其中的木衛一(埃歐)與木衛二(歐羅巴)僅需數天便環繞木星一周,成為打破「地心說」的證據之一,更讓它們贏得「伽利略衛星」的稱號。如今適逢400年後的全球天文年,不妨來重現伽利略當年的努力,學習如何利用長期觀測結果來計算這些衛星的公轉週期、與木星的距離及木星的質量等天文基礎知識喔!
以上圖文均可至「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項下取得,歡迎多加利用。
臺北天文館網址:www.tam.gov.tw
發布單位:天文館|發布日期:2009-08-07
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發生的主要流星雨之一,數量多而穩定,今年8月中可以同時欣賞英仙座流星雨和太陽系行星之王—木星。
英仙座流星雨
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發生日期一般在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間;今年極大期預估發生在8月13日凌晨1:30~4:00,另有流星雨專家預測在8月12日17:00會有一波額外的高峰期,是母彗星在1610年遺留下的流星體團塊而造成的。
通常在天空晴朗無雲、無光害且輻射點在天頂的最佳狀況下,英仙座流星雨的ZHR值每小時最多可達100顆左右;2008年的觀測資料即達ZHR~116顆。但由於今年極大期時逢月齡22的虧凸月,月亮幾乎與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一起在8月12日22:00左右升起,因此受強烈月光的影響,即使在空氣乾淨少污染的高山環境下,肉眼可見流星數量也將僅剩每小時10-20顆左右,觀測條件不若去年好。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週期彗星109P/Swift-Tuttle(史威福-塔托彗星),繞太陽公轉一圈約135年,是所有流星雨中第一個被確認母彗星來源者。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亮度中等(平均約2等)、速度稍快(每秒59公里),約半數流星有尾跡,顏色多半呈白色。偶爾會出現亮度直逼金星的彩色火流星。
8月15日木星衝
有沒有注意到最近入夜後約20-21時左右,東南方低空中有顆好亮的白色星星?那就是木星喔!它是全天亮度排名在太陽、月亮與金星之後的第4亮星。
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與質量均為太陽系行星之最的巨行星—木星,將在8月15日01:53達到「衝」的位置,即木星與太陽位在地球兩側、赤經經度相差180度的位置上,此時它的亮度高達-2.9等,視直徑49角秒,是一年中最近、最大、最亮、整夜均適合觀測之時。從地球表面看去,木星在摩羯座方向,附近均無亮星,仰角也較前幾年高,相當醒目而易觀察。在衝的前後數十天,都非常適合欣賞木星。
望遠鏡下可明顯見到表面明暗條紋和伽利略4大衛星;大氣穩定時,用口徑15公分以上的望遠鏡有機會看見著名的大紅斑;近日還可見到因受小天體撞擊或木星本身天氣系統所形成的暗斑
400年前,伽利略利用望遠鏡持續觀察木星,發現有4顆衛星環繞木星運行,其中的木衛一(埃歐)與木衛二(歐羅巴)僅需數天便環繞木星一周,成為打破「地心說」的證據之一,更讓它們贏得「伽利略衛星」的稱號。如今適逢400年後的全球天文年,不妨來重現伽利略當年的努力,學習如何利用長期觀測結果來計算這些衛星的公轉週期、與木星的距離及木星的質量等天文基礎知識喔!
以上圖文均可至「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項下取得,歡迎多加利用。
臺北天文館網址:www.tam.gov.tw
延伸閱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