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背得愈少‧享受更多 –登山輕量化的實踐 作者:旭昇

 台灣多高山,美景自然不在話下,但想要在台灣看到三千公尺以上的美麗景致,就得“經歷一番寒徹骨,才得梅花撲鼻香”,必須背負重裝,翻越崇山峻嶺,才得一嘗宿願,故台灣的高山往往也令國人望之卻步,寧可花機票錢到國外去欣賞外國人的美景,實在可惜,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及輕量化觀念知識的普及,讓欣賞國產美景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以下就列出幾項輕量化的實行方法,供大家參考,讓您可以背得更少,享受更多,登山再也不是一件苦差事。



一. 首先列出一張您個人的裝備清單,將裝備分成“置於背包中”及“穿帶在身上”,並可再細分為食、衣、住、行及雜項(如附件),另外再準備一個磅秤,實際秤出各項裝備之重量並詳列於表格中,勿以廠商給定的重量,因為很多廠商會灌水,給各裝備一個目標重量,並逐項檢討那些項目過重,並提出改進措施,原則上台灣高山3~5天的行程,背在身上的裝備總重,最好不要超過15公斤(不包含飲水)。
二. 為每次的登山活動準備一張上述的裝備清單,記錄詳列每次的裝備及糧食重量,於活動結束後,可以得知那些裝備是必要,那些裝備是不需要,糧食是否過多,不同季節、天期、環境的登山行程會有不同的裝備及糧食需求,讓您在往後的登山活動,能更精確計算所需的糧食份量及裝備需求。
三. 裝備採購:若你巳經準備好上述的裝備清單,你一定可以很清楚看出最重裝備的前幾名,大概依序為背包、帳篷、睡袋、炊具...,各項裝備的採購重點詳述如下:
1.背包:
市面上有許多強調輕量化的背包,但過度強度輕量化的結果就是犠牲了背負系統的舒適性及耐用度,反而是反效果,話雖如此,但仍然有一些選購上的原則可以遵循,中大型背包首重背負系統的舒適,再則是強度適中並且質輕的表布,目前價位略高的背包皆符合這些特點。背包型式以一筒到底為佳,不管是下方或側邊的拉練開口或是側袋都是多餘的,不只不實用,更增加了不少的重量,關於背包打包法,會另外專章說明。一般60升以上背包 ,若能控制在2.5公斤以下為理想。
2.帳篷:
住的問題是登山活動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項趣事,能有一夜好眠才能享受縱情山林的樂趣,以台灣的高山,一般的三季帳就足夠了,不一定要厚重的雪地帳,您可以選擇單層防水透氣表布的或是雙層內層為網狀的帳篷,前者防風性較佳但水氣常透不出去,而形成內部反潮,後者透氣但擋風性較差,如何選擇就看個人的需求。單人或雙人帳的重量宜控制在2公斤以內,原則上一人負擔的重量,不要超過1~1.5公斤為佳,如此輕量耐用的產品,價位大概在1~2萬元之間。
3.睡袋:
依照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等級睡袋,就以台灣的氣候沒必要買個零下30度重達2公斤的睡袋,冬季只需0度800公克左右的睡袋就巳足夠了,再輔以保暖衣物及防寒措施即可,所以防凍知識的學習就相對重要。
4.炊具食具:
可考慮用鈦合金的材質,不只質輕但堅硬,雖然貴了點,但是值得的。
另外一種裝備,多種用途也是一個思考的重點。
四. 修改裝備自製
以下提供幾點小訣竅,供大家參考:
1. 許多背包有許多過長之帶子,若背包是您個人專用,就可以考慮修剪背包多餘的帶子,雖然減少重量不多,但不無小補。
2. 中大型背包,通常頂袋可以是拆除的,頂袋的供能是可放置時常會取用的小東西,若可以用輕量的網袋代替頂袋,將時常取用的小東西,置於網袋中,並放置於背包最上頭,可達一樣的功能,並少去不少的重量,畢竟,背包頂袋的材質及拉練扣件較多,相對之下重量也不少。
3. 可以裁切適合自己大小的半身發泡睡墊,下半身可以背包來墊,如此便可縮小體積及重量。
4. 將3M的強力膠帶,貼於登山杖、山貓壺或鉛筆,急用時便可隨時使用,如此便可省去置修補包的空間及修補包本身的重量。
五. 糧食準備
1. 目前市面上的食物,都過度包裝,從市場買回的糧食記得重新包裝,可以省下不少重量及垃圾。
2. 購買乾燥過的食品,不知重量輕,也可以久放不壞。
3. 可以試著自行製作乾燥食品,如乾燥米,不只體積小,重量輕、可久放,烹調時不只快速,也可省去不少燃料。
六. 學習知識及技能
好的技能知識可以讓你知道什麼東西該帶什麼東西不讓帶。
1. 對天候的正確判斷,你知道該帶什麼樣的衣服裝備。
2. 有好的搭外帳技術及經驗,就可以輕便的外帳取代厚重的帳篷。
3. 運用指北針便可判斷方位及所在,就不需要笨重的GPS。
4. 懂得那些植物可否食用,便可省去不少糧食重量。
5. 好的背包打包技巧,就可以使用較小的背包,無形中重量可以輕很多。
七. 週詳的行前計劃
有充份的事前準備,多方蒐取相關資料,讓您更能掌握路況、水源、天候及山屋,而帶對了足夠且對的裝備。如行程中有山屋,就可以減少帳篷的負擔。
八. 和同行伙伴共同分攤裝備器材
找個好伙伴同時,許多裝備便可分享一起使用,如鍋具、爐具、急救包、帳篷等。一般2~3人為最理想。
九. 體能肌力鍛練
除了裝備的輕量化外,自身的重量也很重要,多餘的脂肪,除了冬天有點小用處外,大部份時候只是個負擔,故平時要多鍛鍊,去除不必要的脂肪,加強肌肉之強度及耐力,將讓你爬山爬得便輕鬆自在。若你能平常就把腳踝的肌肉,訓練得強韌,就可擺脫厚重的全皮登山鞋,而以較輕的健行鞋取代。

輕量化是一個趨勢,也是一種必然,但不要盲從,也不要陷入迷思,以下列出幾點輕量化迷思,供大家參考:
迷思1:輕量化等於要花很多錢
一般來說,大部份的輕量化裝備,都很昂貴,所以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輕量化,用錢就可以搞定”,話雖沒錯,但不全然正確,若能常向前輩學習或發揮巧思,適度花點錢,仍然可以達到輕量化的目的。
迷思2:輕量化等於把重量加諸在別人身上
有人為人輕量化,什麼東西都不帶,借伙伴的來用,或把自身的裝備加在別人身上,我想這是不道德的,久而久之,就沒人要和您登山了。
迷思3:輕量化就可以不要命
為了輕量化,什麼都不帶,而造成生命的威脅,是很不智的。戶外活動,首重安全,所以輕量化還是要以安全第一為最高原則。就算沒安然渡過了,在旅程中,因為沒帶必要的裝備,而造成心理的壓力,比肩上的背包更重。
迷思4:輕量化就可破壞自然環境
少數人,為了輕量化,就把用過的廁紙隨地亂丟,用餐後的廚餘,隨處亂倒,而不願背下山,造成了大自然的傷害,若能學會不用廁紙,或是烹煮無廚餘的食物,是不是就可以同時減輕重量,也不會傷害大自然,一舉兩得。
迷思5:輕量化就等於艱苦
進入野地,就是要享受大自然,體驗自然,若一味輕量化,而選用了讓自己不舒適的裝備或帶過少的食物,在野外挨餓受凍那可就得不嘗失了。
輕量化是為了享受大自然生活的一項課題,但不是從事戶外活動的目的,若能顧及安全、環保、舒適及樂趣,將輕量化存在心中,若實在每一個細節,我想人人都可以達到輕量化的目的“背得愈少,享受更多”。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