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1950年代興福莊(十五分莊)及其週邊文化地圖成果發表 & 暨社區歷史尋根鄉土教學活動

【崔媽媽基金會-採訪通知/新聞稿2006/03/31】

1950年代興福莊(十五分莊)及其週邊文化地圖成果發表暨社區歷史尋根鄉土教學活動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94年度公寓大廈社區藝文人才培訓計劃」成果發表會)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崔媽媽基金會
承辦單位:臺北市文山區王者鄉大廈管理委員會
==========================================================

公寓大廈社區平日多給人住戶各自奔忙、冷漠、鮮少往來的刻版印象,總覺得公寓大廈的居民不太關心公共事務。但您知道嗎,台北市竟也有公寓大廈社區為著推動社區文史工作而努力的案例。




文山區王者鄉大廈即將與社區附近景興國民小學合作,於03月31日(週五)下午2:30假該校新大樓5F演藝廳舉行「一九五○年代興福莊(十五分莊)及其週邊文化地圖成果發表暨社區歷史尋根鄉土教學活動」的成果發表會,將由何文賢前主委及大廈的參與成員帶著景興國小六年級七個班級 250位左右學生走回曆史的時光隧道,緬懷先民的開拓事蹟。並經由在地文史的鄉土教學,讓小朋友更深入認識其生長環境過去鎮的歷史,經由與土地情感的連結,加深對社區的認同。
會場亦將展示甫出爐的手繪及電腦繪製的社區文化地圖及何前主委所蒐集的景美地區及十五分莊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及地圖除3/31的活動外,從4/03至4/07將移師至該校四樓圖書室續展一週,歡迎附近民眾利用學校上班時間入校參觀(開放時段:上午08:30~12:00;下午13:30~16:30)。4/10後,這些展覽品將轉回王者鄉大廈的門廳展示(亦開放讓民眾自由參觀,地址:文山區仙岩路22巷15號)。




文山區王者鄉大廈前主委何文賢對景美地區的發展史很感興趣,而恰巧大樓鄰居也有位在大學任教台灣史的學者,因此他一直有著進行大廈及週邊社區史蹟調查、並對鄰居及社區小朋友推廣的心願。在某次機緣
下,何前主委報名文化局94年度公寓大廈社區藝文人才培訓計劃,除參加社區藝文主題、公寓大廈組織經營課程的學習外,還在企劃寫作專家指導下,協助何前主委將模糊的想法發展成具體而完整的社區藝文活動計劃。並在何前主委積極爭取下,成為文化局94年度社區藝文人才實作的試辦計畫,王者鄉大廈的居民也在臺北市文化局、執行單位崔媽媽基金會及指導老師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蔡菁芳副秘書長的輔導下,進行社區史料及老照片蒐集的工作坊,與王者鄉大廈的居民一起完成了十五分莊社區文化地圖的繪製,並針對學區內學童舉辦社區歷史尋根的鄉土教學活動。



王者鄉大廈對文史有興趣的住戶們,經由四個月的積極投入,歷經了文史資料收集、田野調查、耆老訪談、戶外踏查、地圖繪製訓練,及最後文案整理、手繪地圖、電腦繪圖、美工編輯…複雜的程序而呈現最後成果。內容包涵景美及十五分莊(在地的舊地名)開墾史、景美地名沿革、十五分莊範圍及舊地名簡介、以及十五分莊及其周邊的物景介紹;地景介紹包括塯公圳及興福支線、萬新鐵路及景尾、十五分火車站、景美的老學校、景美的主要廟宇、十五分莊的聚落、溪流,及輕便車與煤礦業…等內容。配合手繪地圖及電腦繪圖的表現,還原1950年代的社區景象,兼具趣味性及教育性。

問起何前主委為何要何發起這樣的尋根活動,他表示:「豐富有趣的地方發展歷史,已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被人遺忘;而對當地歷史文化的了解,是社區認同的無形力量」。
而一位參與本次社區文化地圖製作的王者鄉住戶邱煥庭也分享活動參與的心得:「二十三歲的我從小學、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以來,都是在文山區一帶居住和就讀,可說是道地的『在地人』,但同時也是個對在地歷史幾乎完全不瞭解的『在地人』……藉由參與社區文化地圖的活動,讓我瞭解到景美及十五分莊一帶在的歷史,還有對當時先民生活的情形,進而重新認識我所居住的景美。」
邱先生繼續表示:「…現在終究會成為過去,在景美這塊土地上所存在的人、事、物,也會成為歷史的一部份,文史工作不但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後代的子孫,讓他們有機會瞭解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本次的成果發表會正敘述著以前的故事,若干年後也讓後代子孫敘述著我們的故事。



歡迎對社區文史活動有興趣的文山區居民一起來參加這次由一群公寓大廈住戶所發起的社區歷史尋根活動。

■記者會名稱:一九五○年代興福莊(十五分莊)文化地圖成果發表
       暨社區歷史尋根鄉土教學活動
■記 者 會:95年03月31日(週五)下午2:20~03:40
■地點:臺北市文山區景華街150巷21號(景興國小)新大樓5F演藝廳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崔媽媽基金會
 承辦單位:臺北市文山區王者鄉大廈管理委員會、臺北市內湖區瑞光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臺北市文山區景興國民小學
 指導老師: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副秘書長 蔡菁芳

■成果發表會流程:
時 間 內 容 備註
02:10~02:30 -報到,接待 簽到、安排貴賓入座
02:30~02:50 -活動開始-主辦單位致詞-文化局長官致詞-文化局長
        官頒贈感謝狀給各單位
       -介紹與會來賓及活動行程-介紹王者鄉藝文計劃、94年
        度藝培案
02:50~03:40 -"還原十五分?"社區鄉土教學(承辦單位-王者鄉大
         廈成果簡介-王者鄉何文賢前主委)
        -以老照片向景興國小師生們導覽十五分?的社區文
         史。
          ..十五分莊社區文化地圖成果呈現
          .."還原十五分?"歷史尋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稿單位: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
媒體聯絡人:黃小黛(執行主秘)(02)2365-8140
聯絡方式:傳真(02)2364-6315、2368-3073
e-mail: debby999.work@gmail.com
聯絡時間:週一~週五,下午 1:00~5:00,6:30~9: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媒體朋友需要本篇新聞稿的電子檔,請到「崔媽媽網站」的「新聞媒體服務站」下載。 網址: http://www.tmm.org.tw/news.htm

■【附件】:[一九五零年代十五分莊及其周邊文化地圖.doc]

■【附件】:[一九五零年代十五分莊及其周邊文化地圖.doc]

【附件】:
一九五○年代興福莊(十五分莊)及其周邊文化地圖景美及興福莊(十五分莊)歷史沿革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崔媽媽基金會
 承辦單位:臺北市文山區王者鄉大廈管理委員會
===================================================================

一、景美的開墾史

在文山區公所的網站有關文山文史的敘述如下:
「景美原為平埔族秀朗社民所居,雍正七年(1729年)粵人墾首廖簡岳氏率眾開墾拳山,建立林口莊(今水源地、公館一帶),結果與秀朗社發生衝突,有數百人傷亡;又五年,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驅逐粵人,建立公館莊(今師大分部),自此一路向南開墾。乾隆初年(約1740年)溪口、三塊厝和十五分莊一帶均已開墾,後來並形成興福及萬盛兩莊。」
當時的移民,從林口莊向南前進,或沿著新店溪右岸前行,來到公館街落腳,開闢了萬盛莊;後翻過蟾蜍山向東開墾,逐漸形成十五分莊(興福莊)。

二、興福莊(十五分莊)開墾史

到目前為止,在文山地區所看見最早的土地開墾契約,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胡辛甲和錢亦之、羅克勤所訂的<立杜賣找斷根田契>,從契約中可以得知,此時已有興福莊的村落。另根據《台北縣誌》十五分莊的開墾事蹟
敘述如下:
「乾隆中葉,安溪積德鄉人蘇興存、高貽椒、林家修、楊元林,及歸善鄉人翁士軒、金田鄉人王賢宗、顏衷,山頭鄉人許標重、許標勝、陳渥千、陳乾智,珊屏鄉人劉世棠等十五股所闢而得名。」
據上所述,此地為合股開墾,共有十二人來自安溪縣的幾個不同的鄉,分成十五股共同開墾,故興福莊亦稱為十五分莊。
另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秀霧等莊番業戶君孝<立給山佃批>中提及,「山埔一所,坐落土名十五份山頂,東至林布生山」,此時已出現十五份的地名。
至於《台北縣誌》所載,十五分開墾者之一許標勝,與<台灣許氏宗譜>所提其先祖許標重及許標姓兩堂兄弟渡台與其他安溪縣人分十五股合力開闢,其中「許標勝」與「許標性」以閩南語發音相同,故應為同一人。另一開墾者劉世棠之四子劉秉盛至大坪林發展,開發七張,成為日後在地聲望顯揚的劉氏家
族。

三、景美地區地名沿革

景美地名是由「木見 尾」而來,其來源乃因清乾隆年間先民郭錫?開鑿塯公圳時,引新店清潭水源灌溉大台北農田,經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架設大木?輸送灌溉用水,當時景美位於木?的尾端,故稱地名為「木見 尾」。當時歸拳山堡管轄;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拳山堡更名為「文山秀氣」的文山堡。
日治時期,因「木見」字少見,日人將「木見 尾」更改名稱為「景尾」,隸屬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廳管轄。光復初年,景尾為台北縣深坑鄉的轄區;至民國三十九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景尾自深坑鄉獨立設鎮、木柵設鄉,設鎮時因景尾的「尾」字不佳,好像是窮途末路、風景最差的意思,當時縣議員林佛國提議更改為「美」字,經大家同意後,定名為「景美」,行政區域為台北縣景美鎮。
民國五十七年景美與木柵納入台北市,景美成為台北市的景美區;並於民國七十九年兩區再合併,景美行政區域隸屬為台北市文山區至今。

四、十五分莊的範圍

西起於十五分莊口(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六段交口),東至馬明潭山(今興隆路三段底、再興中小學前),北以蟾蜍山為界,南臨溪仔口山(今景美山),為一三面臨山的谷地,並有小溪流貫其間。在清朝時代,馬明潭仍屬十五分莊的範圍之內。

十五分莊舊地名

●十五分口
十五分莊入口處,在十五分火車站往內靠今景隆街一帶。

●十五分
十五分莊的中心位置周圍,在今興隆路二、三段一帶。

●十五分內
十五分莊靠村落的內側,在今興德路興德市場往內一帶。

●三塊厝
昔日福建安溪縣積德鄉人林新起與周、陳兩姓至此開墾並築屋而居,故名;在今景隆街變電所一帶。

●橋頭
昔日在興隆路一、二段交界處(在今聖安宮前)有小溪流過,在此有一便橋,故稱地名為橋頭。

●土地公坡
在今福興路興隆國小對面一帶,因有一土地公廟(今名福興宮)及其後方有一小山坡,故名。

●湖仔內
在今福興路興福國中一帶,因位於一湖泊的內側而名。

●七十二階
在今興福國中對面福興路九十五巷底的山坡上,是昔日由十五分莊通往萬盛莊的捷徑,因兩莊交界處舖有七十二級台階,故名。

●中瓦厝
在今興隆路三段與興德路口附近,昔日其週遭大都為茅草屋,因有一屋屋頂覆蓋瓦片且位於路中央,故名。

●蜈蚣牙
在中國科技大學往內側一帶,因附近山勢如蜈蚣吐牙,故名。

●炭窯(坑)
在興隆路三段行政院海洋巡防署後方,因昔日有人在此興窯製炭,故名。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即標有「炭窯坑」之地名,為當時長興煤礦(後更名為新益煤礦)所在地。

●耙形
位於今興隆市場後方,因其山勢如耕田用的耙,故名。許氏宗祠建於今興隆市場左後方的山腳下。

●獅形
位於今興隆公園靠王者鄉大廈的後方,因其山勢如獅之形貌,故名。昔日此地為劉厝所在地。

●虎形
位於今興隆國小後方,因其山勢如虎之形貌,故名。昔日當地居民以蘇、高兩姓為多。

●猴形
位於今公訓中心下方的興德路旁,因其山勢如猴之形貌,故名。

●貢生坳
位於猴形山區,有許多低漥小山谷,昔日因其地為周貢生所有,故稱貢生坳。

●楊厝
位於今興德國小右方,居民以楊姓為主,故名。

●翁厝
位於今福興路九十五巷內,居民以翁姓為主,故名。

●頂厝許
位於今景華街二一六巷內一帶,居民以許標性的後代為主。

下厝許
●位於今興隆路二段二十二巷內會元洞清水祖師廟前方一帶,居民以許標重的後代為主。

地景介紹
●塯公圳
清乾隆五年至二十五年(1707~1765),福建漳州南靖人郭錫?變賣家產,歷經二十年的努力,成功導引新店青潭的水源灌溉大台北一千二百甲的農田 ,原名「金合川圳」,後人感念郭公開圳恩德,改稱「塯公圳」。其子郭元芬將取水口由青潭改在碧潭,並將橫跨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原用來運送灌溉用水的「ㄩ形」大木?,改成「V形」的菜刀?,以防止行人通行破壞木?,?公圳終能順利運作。
塯公圳行經景美的圳路,原由新店通過木?,走景美街直行經武功國小旁接萬盛街至公館;日治時期,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以水泥橋取代原來的輸水木?,並將塯公圳拉直,由景美街改走景文街,再於車前路前方接原來景美街的圳路直行至公館。民國五十七年,將塯公圳之圳路填平鋪路。

●塯公橋
竣工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為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橋上供人車通行,並於橋下興建供運水的通路,為當時通往新店的唯一橋樑;在塯公圳失去灌溉功能,於民國五十二年景美橋完工後,將塯公橋拆除。

●塯公圳興福支線
為灌溉興福莊的農田,於景美國小左前方以暗渠引水,經景後街再沿景美山山邊,將灌溉用水送至景興國小附近。現在此一支圳遺蹟已不可尋,但從塯公農田水利會所提供之「塯公圳圳路分佈圖」,可看見「興福支線」的標示 。

●萬新鐵路
萬新鐵路從萬華到新店,為縱貫鐵路之新店支線,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築,並於1921年(大正十年)完工通車。行經路線由萬華火車站沿著汀州路一、二、三、四段,於師大分部前接羅斯福路五段150巷尾入,巷頭出,再順著羅斯福路至新店;原長10.4公里,1931年再延長300公尺至郡役所前,全長增為10.7公里。在日治時期沿途停靠崛江(貨運站)、馬場町、螢橋、古亭町、仙公廟、水源地、公館、十五分、製罈會社前、景尾、二十張、公學校前、大坪林、七張、新店、郡役所前等站。光復後,萬新鐵路由台灣省鐵路局收購,結束民營身份,並將停靠站調整為崛江(貨運站)、和平(原名馬場町)、螢橋、古亭(原名古亭町)、水源地、公館、萬隆(原名十五分)、景美(原名景尾)、大坪林、七張(新設)、新店等站,是當時文山、新店對外的交通幹道;一直到民國四、五十年代,搭萬新鐵路遊碧潭,仍是台北人旅遊的熱門路線。後因公路運輸發達及煤礦產量銳減,台鐵不堪虧損,於民國五十四年結束萬新鐵路全線營運,完成歷時四十四年的歷史任務。

●景美火車站
景美火車站為萬新鐵路的大站,站址位於羅斯福路六段與站前路交口,是一個木造平房建築,月台有兩列、並有六組鐵軌,火車站前方左右兩側皆為當時的儲煤場。火車站正前方的站前路,堪稱台北市最短的道路,其路尾現今年青人眼鏡行現址,為當時公路局的景美站,旁邊賣愛玉的攤販經營年代久遠,全程目睹站前路的演變。

●十五分火車站
十五分火車站為萬新鐵路的簡易站(未設售票亭),原來的站址在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六段分界點交口的萬美大樓前方,萬美大樓為當時的儲煤場,煤礦由景隆街的輕便車將永豐、新益及德豐煤礦堆集在此。民國四十四年,十五分火車站更名為萬隆站;民國五十四年萬新鐵路停駛,火車站及鐵軌隨即拆除,火車行使於景美的畫面,就只留在耆老的記憶中。

●輕便車石碇線
日治時期,於1919年(大正八年)沿今木柵路鋪設景尾通往石碇的輕便車(人力台車),便於將深坑、石碇的煤礦及其它物資運出至台北。輕便車由站前路、景文街接木柵路一至五段到深坑、石碇,當時在象頭埔的永和煤礦、魚衡仔的文和煤礦、以及萬芳路48巷內的芳川、萬隆煤礦,皆經由此輕便車道將開採的煤礦堆集在景美火車站兩側的儲煤場(現今僑興戲院旁的停車場及文山二分局以南,皆為當時的儲煤場)。輕便車於民國五十三年拆除。

●輕便車興福線及其支線
日治時期,輕便車由十五分火車站經景隆街沿興隆路二、三段至行政院海洋巡防署前方,將位於炭窯坑(今海巡署後方)的新益煤礦(原名長興煤礦)開採的煤礦運出至十五分火車站的儲煤場 。每逢清明節,將台車的四片車板拆下,運載大批至興隆路山區掃墓的人潮。此輕便車亦有支線於景華街附近沿今仙岩路六巷通至十六巷的興安宮,將永豐煤礦開採的煤礦運出;另一支線在興隆路萬芳路口,經山洞將山洞後方德豐煤礦的煤礦運出至十五分火車站的儲煤場。除運煤礦外,有一支線沿今三福街至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的製瓶工廠,
負責運送製瓶原料的白土至工廠。

●十五分莊的溪流
十五分莊位處三面環山的谷地,在村落中有一溪流(俗稱大溝)由今辛亥路流經興隆路福華加油站前,往興隆公園方向繞一「U」字型再由興隆國小前方流出,沿興隆路二段在國防部軍法司前向仙岩路方向流,再繞一「U」字型由仙岩路六巷流出,經靜心學園後方繞向會員洞清水祖師廟後方,再往該廟的左前方由興隆路一、二段分界點的聖安宮正下方往景豐公園流,再沿蟾蜍山山邊經興隆路一段83巷的萬盛橋往萬盛公園及花卉批發市場後方,往羅斯福路五段140號旁的綠化小巷流向師大分部入景美溪。
目前仍有多處遺蹟印證河流的存在(一)仙岩路六巷的水利地(二)會員洞清水祖師廟左前方的水利地(三)景豐公園前方往興隆路方向的綠化小巷(四)花卉批發市場後方的大水溝(五)羅斯福路 140號旁的綠化小巷。

●十五分莊的水塘
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上,位於現今捷運辛亥站正前方為一天然水塘,目前為軍事用地,從其低漥的地形及有一橫跨的陸橋,足可印證。另一水塘位於現今興隆公園的位置,據耆老敘述,為當時長興煤礦礦道下
陷所形成,於民國六十四年闢建為興隆公園。

●永豐煤礦
永豐煤礦位於仙岩路16巷64號興安宮現址的下方,捲揚機位於前方山坡上方仙跡岩登山口前,礦坑礦道朝景興國小方向,儲煤場位於往仙岩公園的右側。興安宮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當時開礦人員進入礦坑前為祈求平安所建,經三次擴建呈現今廟貌。

●十五分變電所
位於景隆街近羅斯福路六段的台灣電力台北變電所,建於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當時為台北電力的需要,在新店龜山裡興建「龜山水力發電所」,並於十五分設變電所將電力輸配至台北,經擴建而達今日規模。

●開道碑
位於景美橋橋頭,近景美國小圍牆旁,石碑於1909年(明至四十二年)所立,碑文記載塯公圳改道及興修道路的歷史。此石碑曾遺失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直到1996年才在二二八公園找到,隔年重新設立於現址。

●百年金龜樹
位於景美國小校園內的一對金龜樹,約於1890年所種植,樹林已逾百年,至今仍綠意盎然,又稱鶼鰈情深的「夫妻樹」。

●許興泉商號
位於景美街與木柵路口,為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建於 1926年(昭和元年),為景美當時唯一以鋼筋混泥土所建的洋房,房子依山面河,為當時的豪宅,但民國六十二年木柵路拓寬時被拆成目前的廢墟。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後又投資煤礦及地產。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萬慶巖位於溪仔口,主祀清水祖師,為福建安溪先民為感恩隨行保護神庇祐而建廟供奉,神像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清水巖奉遷至此,為景美最早建立的廟宇。原廟近景美溪邊,建於1827年(清道光七年),後因泥沙淤積、河運廢弛,隨著道路拓寬而重新改建於現址。而道光初年遺留下來的石製香爐,因曾被當成磨刀石而磨損,現放置於內殿的牆邊,見證當年建廟的歷史。每年農曆正月初六為祖師爺的誕辰,熱鬧舉行慶典儀式。

●集應廟
集應廟供奉保儀尊王(俗稱尪公或尪元帥),相傳是唐代安史之亂與張巡死守睢陽的許遠,因保衛國土不屈而死的壯烈氣概,死後受人們崇祀。唐末,河南光州高、張、林三姓族人因動亂逃亡,最後安抵福建安溪,後為感激保儀尊王的庇祐,乃建廟祭祀,名為「集應廟」。清乾隆年間,三姓族人又渡海來台,仍將保儀尊王奉為守護神。後來三姓分立,各自建廟,高氏族人於1860年(清咸豐十年)於景美國小南側建廟,1867年(清同治六年)再遷建於景美街現址。
集應廟保留台灣傳統廟宇的特徵,具備兩殿、兩廊、兩護龍的標準格局,精美的燕尾及細緻的剪黏是一大特色。廟內保有清代年間製作的木製香爐和尊王座椅,以及十多對柱聯文字,是文山區唯一被列為三級古蹟的廟宇。

●景美福興宮
位於興隆國小對面、福興路六號巷內的福興宮,為十五分莊最早的廟宇,始於1859年(清咸豐九年),原為供奉「福德正神」石碑的小廟;光復初年,重建廟宇,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民國六十四年再次擴大廟宇規模,於六十六年完工,供奉更大尊的土地公及興建美輪美奐的戲台;目前神殿下方仍保
有「福德正神」的石碑供信眾敬拜。

●進興宮
位為景美街,緊鄰集應廟,建於1935年(昭和九年),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目前仍保持建廟時的原貌。

●仙跡岩廟
仙跡岩廟位於海拔一四四公尺的景美山上,建廟以前,信徒於狀若仙人足印的岩石上放置香爐供信徒焚香膜拜。民國三十五年間,鄉人提議建廟,,經多年籌劃、募款興建,終於民國四十八年始修築完成,主祀神孚佑帝君
(呂祖純陽仙翁呂洞賓)。

●景美國小及其分校
景美國小創立於1897年(明治三十年),原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景尾分教場,1898年改隸台北國語傳習所,同年九月三十日成立景尾公學校,1902年才購置校地闢建校舍於現址。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改名為台北縣深坑鄉景尾國民學校,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更名為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民國四十三年成立興德分校(民國五十一年獨立為興德國小),民國四十八年成立隆盛分校(民國五十三獨立為隆盛國小,五十四年更名為武功國小)。民國五十七年景美鎮改隸台北市,三校皆為台北市景美區的小學,民國七十九年改為台北
市文山區的小學。

●義興樓食堂(餐廳)
位於景文街的義興樓食堂,於1938年(昭和十二年)由高李燈先生所創立,位感念親恩以其父親高義興之名為店名,為一傳統台灣口味的平價餐廳,為當時宴客的熱門場所。

●王者鄉大廈基地沿革
  王者鄉大廈基地在1950年代仍為田地,1960年代由中華民國基督教衛理公會購得,興建為兩層樓的公寓供大陳義胞及其教友居住;1990年代與建設公司合建,成現今的王者鄉大廈集合住宅。由王者鄉大廈基地的沿革,可約略瞭解十五分莊的發展過程。
===============================

承辦單位:王者鄉大廈管理委員會
專案負責人:何文賢
手繪地圖:楊竹生
電腦繪圖:林保均
美工編輯:楊忠賢、葉久琳
參與成員:何文賢、林洪章、楊竹生、楊忠賢、林保均、邱煥庭、吳採樺、
黃芳靜、趙慶河、梁祥騏、毛顯蓉、徐麗莉、張慧文、陳許秀雲

延伸閱讀:

留言

熱門文章